這些年的體悟成長
其實我一直想寫一篇,關於這些年來的我的心路歷程,不過一直很難下筆(覺得寫不好其實是無法直球面對自己),剛好看到 Grace 的《優勢思維:最強自我分析!開啟人生與工作的更多可能性》,這本書的內容讓我有很多的啟發,於是終於寫下這篇文章,想用文字盡可能的來分享我這些年的的體悟與成長。
-
盲目階段|社會框架的追隨者
完全沒有探索過自我,只是隨波逐流,選擇了大家都選擇的科系,選擇了大家都選擇的工作,選擇了大家都選擇的生活方式,我無意識的follow這個社會的運作,只為了做一個符合社會賦予我的角色。但總是會有一個聲音在心底,告訴我這不是我想要的,可是我不知道我想要什麼,而且我好像沒有特別突出的能力。也因為這樣我也是平均一年換一份工作(男朋友也是😂),職務橫跨IT業PM、科技業BD、平面設計、保險業務、浪LIVE直播主,接觸過各種直銷(先不說這個了,你聽過安麗嗎😂)。每一次轉換都漫無目標,像是在找答案,卻卡在一個不知道為什麼而做的迴圈裡。如果我換另一份工作,一切是不是就會變好?
而答案殘酷而真實: 並不會。 -
初醒階段|破框探索的覺醒者
透過上課及不自我設限的體驗,我用更開放的心態去探索不同的領域,尋找自己的存在意義。並在此時經歷我人生第一次轉職,我變成數位行銷的自由工作者,硬實力累積在「廣告投放」、「商業數據分析」、「網站架設」,而我最感恩的是,軟實力的積累,我學會了「獨立思考」、「感恩」、「斷捨離」、「空性」等不同的超能力。打破我的僵化思維的起點是我當時男朋友(現在老公❤️)的一句話
他說:「我要去巴厘島住6個月」
我當下心裡升起了羨慕,並想:「How? 可能嗎? 怎麼辦到的? 不用工作嗎?」 -
覺察階段|知行合一的實踐者
我開始學會自我覺察後,但我還是迷惘的,因為我還是沒找到自己的定位,我強烈地渴求找到我自己的本質,找到我的靈魂歸處。而在此時經歷了我人生第二次轉職,我變成AI工程師,目前也在這個角色持續耕耘中。我開始能 「全然接納自己」,我慢慢調整自己知行合一,我內外在都相信著,正面或負面都是我的一部分,不會再逃避或否認他們的存在,我總是會帶著好奇去理解這些情緒本質是什麼,進而將這些情緒化為生命中的養份,讓我成為更好、更完整的存在。常出現的靈魂三問:「我是誰? 我從哪裡來? 我要去哪裡? (
晚餐吃什麼?)」
我想要成為一個「有意義的存在」,不只是「有用的存在」
回顧這些年,我走出了盲目的隨波逐流,從無意識地追隨社會模式,到勇敢探索未知,再到全然接納自己的心路歷程。我感恩每一次迷惘時,依然勇敢追尋的自己。
當我們面臨『缺氧』的環境時,正是了解自己的最佳時刻!——Grace《優勢思維》
曾經,我也迷失在別人的「成功」及外面世界定義的「框架」裡,總懷疑自己不夠好。如今,在持續覺察與自我對話中,我學會了接納每一個「不完美」的自己,同時朝著我心中所嚮往的「完美」前進。
我愛我自己的所有不完美,同時朝著想要的完美前進。
從曾經迷惘的自己轉變成現在的我,這段旅程充滿了無數的困惑與掙扎,但也正是在這些挑戰中,我一步步學會了探索與成長。我會持續追求自我成長,繼續讓自己成為更好的存在,並且不斷探索這個世界的美好。最後,也希望能夠透過這篇文章,讓大家更了解我,也能從中獲得啟發與勇氣。